2025年9月20日上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推普小分队——咸职“宁姐姐宣讲队”走进咸宁市七彩梦康复医院,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与创意的“童声同语,七彩梦圆”语言游戏公益活动。活动以“阅读+游戏”的创新形式,精准聚焦特需儿童的言语发展需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孩子们的语言潜能,提升其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
精准调研培训,提升服务效能
为确保活动能切实满足特需儿童的实际需要,咸职推普小分队前期专程前往康复医院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特需儿童的特点,并开展了专项沟通技巧培训。此外,党员“宁姐姐”熊春秀老师还为康复医院的护理团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政治理论学习讲座。她将康复医院的社会职能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民生福祉、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相结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强调儿童康复工作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机构在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家庭幸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呼吁大家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阅读游戏结合,彰显语言康复温度
活动于上午9时在七彩梦康复基地温馨启动。志愿者们首先向院方捐赠了绘本读物与彩笔文具,为孩子们送上了知识与色彩的礼物。紧接着,特需儿童带来的活力四射的非洲鼓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丹老师带来了一节名为“把生活变成有趣的故事”的语言训练课,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绘日常事物,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推普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气息操游戏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呼吸控制,为清晰发声奠定了基础。此外,特需儿童的口风琴演奏《虫儿飞》,以纯净的琴声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舒飞霞老师声情并茂地分享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带领孩子们感知情节、表达情绪,让他们在故事的浸润中自然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探索可持续模式注入康复事业新活力
本次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特需儿童对语言的兴趣,帮助他们初步感知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增强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能力。七彩梦康复医院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推普志愿者们在激发特需儿童语言潜能方面成效显著,并表示希望能继续深化与我院的合作,共同探索“推普+康复”志愿服务可持续模式,扩大帮扶覆盖面。

此次高校与康复机构的合作,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一次创新实践,为特需儿童康复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推动“教学—实践—育人”良性循环,实现课程建设与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
图/文:孙驰、符雨倩、李婷
一审:熊丹
二审:程丽群
三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