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会计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特邀咸宁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审计部副总经理聂宏武,为23级学生带来《信用人生:你的信用如何影响未来N年》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沉浸式互动与职业化工具分享,帮助青年学子树立“信用即资产”的终身管理意识。

图1 活动现场
真实案例切入:失信代价远超想象
“因大学时期一笔2000元网贷逾期,毕业生在银行招聘政审环节被一票否决。”讲座伊始,聂总通过具体案例结合央行征信中心数据,系统拆解了信用记录与职业发展、金融业务、社会生活的关联逻辑,并现场演示“不良征信导致房贷多付26万利息”的动态模型。
“原来信用问题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可能波及家庭。”学生在听完“父母失信致子女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的司法案例后感慨道。讲座中穿插的法院执行裁定书、共享经济平台黑名单等,让抽象概念化为具象风险。
技术赋能互动:模拟操作唤醒管理意识
为强化实践认知,现场设置了“信用健康度3分钟自测”环节。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模拟征信系统,输入虚拟消费行为后即时生成信用评分报告。使学生们在互动中意识到生活细节对信用的潜在影响。
聂总特别解析了“校园贷连环套”“游戏账号交易征信漏洞”等新型风险,讲解了“逾期协商话术模板”“防信息泄露九宫格”等实用工具。现场展示的银行员工信用管理自检表,更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行业合规要求。

图2 专家与学生交流
职业发展赋能: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增值
“信用管理能力将成为金融职场核心竞争力。”在职业规划板块,聂总结合智能风控师、数据合规官等新兴岗位,详解信用管理技能与职业晋升的关联路径。通过对比银行录用者与淘汰者的征信档案差异,学生深刻体会到“信用即职场隐形简历”的深层含义。
结语
本次讲座不仅为学生敲响信用警钟,更通过“理论-案例-工具-职业”的全链条设计,为培养数字时代金融合规人才注入新动能。正如聂总所言:“当你们走出校园时,优秀的信用记录将成为与学历证书同等重要的社会通行证。”
图文:陈叶
一审:高敏
二审:何慧玲
三审:李明